觀天下!大連化物所用高能紫外激光解離質譜解析蛋白質識別機制
(相關資料圖)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南方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193nm紫外激光解離—質譜裝置成功解析了免疫共受體CD28磷酸化胞質端與激酶PKCθ的C2結構域識別結合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于Cell Chemical Biology雜志。
CD28是T細胞中關鍵的共刺激受體,能夠調控T細胞的發(fā)育、分化、代謝、遷移等生理過程。因此針對CD28的阻斷藥物可以避免T細胞的完全活化,從而可用于治療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此外有研究表明抑制CD28的信號轉導還可以下調T細胞的腫瘤免疫應答反應,因此CD28已經成為腫瘤免疫治療的重要靶點。CD28的信號轉導依賴于其胞內區(qū)的41個氨基酸殘基,其中含多個酪氨酸磷酸化位點。目前CD28胞質端酪氨酸磷酸化激活引起的下游蛋白識別結合機制尚不清楚。
研究團隊利用光親和質譜法發(fā)現CD28磷酸化胞質端與激酶PKCθ的C2結構域特異性結合。在此基礎上,利用193nm紫外激光解離質譜對C2結合前后進行了全序列覆蓋位點光解離效率的差異分析,發(fā)現了光解離效率顯著下降的三個關鍵結合區(qū)域和核心識別位點K49、H63、R68。
紫外激光解離(UVPD)技術具有獨特和高效的裂解模式,在自上向下(Top-down)的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受到廣泛關注。UVPD可直接激發(fā)非變性蛋白質骨架共價鍵至高能態(tài)引發(fā)高效解離,激發(fā)解離速率提升6個數量級,位點解離效率和碎片離子產率與其局部非共價作用和微觀結構密切相關,通過碎片離子和解離產率分析可同時獲得蛋白質序列和結構信息。
目前,193nm紫外激光解離質譜尚未商品化設備。而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成功搭建了193nm紫外激光解離-高分辨質譜裝置,因此在免疫共受體CD28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編輯點評:科研儀器是進行科學研究必要工具,科研儀器的技術水平決定了科學研究能夠向前沿探索的深度。一旦儀器的性能能夠滿足要求,現有的研究課題就有可能突破瓶頸,取得新的進展。如本項研究成果,正是因為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搭建了193nm紫外激光解離-高分辨質譜裝置,才能實現免疫共受體CD28磷酸化胞質端與激酶PKCθ的C2結構域識別結合機制解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yè)品牌排行榜
-
2022-07-14 16:4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yè)品牌熱門推薦
-
2022-07-14 16:4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